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显而易见,将是异常艰难的挑战。
同样的,这样的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也让施焦顾的热情空前高涨。他开始没日没夜的投入到了调查之中。另一方面,他却是始终对周围的同事与报社保持三缄其口的态度。老记们见他严肃又神秘的忙碌劲,调侃他是在暗搓搓的憋一个大新闻。
他们哪里知道,这样的隐瞒其实并不是施焦顾所希望的。一开始时,他没有对同事谈起此事,只是因为他也认为这事情听起来就很荒谬。
可随着调查的渐渐深入,当他摸到的东西愈发的冰凉起来时。施焦顾这才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都只是单枪匹马在战斗。可面对那些令人胆寒的怀疑,他直觉希望那些猜测与推论全是胡扯。
也有好几次,他想要把这个选题透露给同事或报社,他也希望可以征询大家的意见。但一方面是害怕被嘲笑迷信歪门邪说,另一方面则是他总遇不上合适的时机与对象。
就像是老天爷在警告他不要胡言乱语。
每每施焦顾想要找人商量时,在公司就会遇到临时提案会,突然改版通知。为此,有一次施焦顾终于下定了决心后,专门约了一位老前辈在咖啡馆想要向对方请教。刚坐下寒暄了两句,老前辈点的咖啡还没上,反手已经被电话召唤走了。
至那次起,他便再没有刻意想要告诉别人自己在调查些什么。说来也奇怪,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少了任意一环最终的结果都可能与现在的状况大相径庭。可偏偏事情就那样发生了。
重新将精力投入到调查之上,施焦顾很快发现,在网络上,类似的事件其实并不少见。
但由于并没有任何人拿出过实质性的证据。虽然这样的故事仍在各大论坛之间继续流传,是不是还会引起一小股话题讨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把他们当做某一个流派的网路段子或许愿大赛在看待。
而在那些以#其实这有两个我#作为话题的讨论,其内大部分的内容,也确实只是无聊小年轻们自己编出来的网络段子。和#假如我中了2个亿#一类的话题一样,它们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通过浏览大量的调侃段子,施焦顾还是有了一点新的发现。有少部分人似乎是在很认真的表述,真的突然出现过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之后那人又莫名其妙消失了。
针对这样的言论,其下的评论基本也只是不太正经的画风。
“这条编的不错,有潜质。”
或是“哥们儿,这条我上小学时就看过了。能不能有点新意。”
还有“没错,我就是消失的另一位楼主。我现在被困在平行宇宙之中,急需5毛钱买通看守宇宙大门的退休老头。谁来救救我。收款账号:”。
和施焦顾预想中的一样,根本没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另外一个自己。想来之前那位假借喝醉来告诉自己实情的受访者,应该也是看了网络上的这些话题,才会那般犹豫吧。
就算说了也只会被人当成是现实与虚拟世界傻傻分不清。
对于施焦顾来说,在完全相信那位受访者的话之后,在来看这些文字,当然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或许是职业的缘故,施焦顾对文字本就十分敏感。他感觉自己似乎可以很轻易的就能辨认出那些文字只是参与话题的段子,而另一些则是实实在在的恐惧、伤感、疑惑、兴奋等等真实的情绪。
通过梳理可能的真实分享,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和那位受访者一样,许多人表示另外一位自己在某次独自外出后便离奇消失。
他甚至在一个交友网站上找到一个名为“我去哪了”的群组。他在得到那位受访者的同意后,利用他的故事与资料通过了群主的验证。成功加入到这个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