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太阳神节”,把耶稣生日安排在这天,“圣诞节”由此出现。
民国时期,中国人把圣诞节,称为“西历冬至”,其实刚好歪打正着。
哥白尼继续在城中闲逛,陆续看到好几拨游学士子,他好奇道:“中国的年轻学者,为什么都带着一把剑呢?”
翻译笑道:“如今倡导复古,年轻士子什么都推崇盛唐。携带长剑离开国家,辞别亲人,到远方游学(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便是盛唐士子的习惯。特别在江南地方,如今商贾大兴,商家子嗣腰缠万金,弱冠之年必定仗剑游学。剑是君子的象征,君子就是品德高尚哲人。同时,剑还能防备歹人,遇到强盗也能自卫。”
“原来是这样,欧洲也在文艺复兴。”哥白尼点头说。
翻译名叫张煌,来自广州海商家庭,目前拜入北京物理学院读书。王渊听说哥白尼来中国了,虽然没有立即接见,但还是安排了一个随行翻译。
哥白尼望着那些仗剑游学的大明士子,不禁有些心生羡慕,他们降生在一个伟大国度的伟大时代。
至于欧洲,太黑暗了!
其实,这些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士子,很多都是找借口四处旅游而已。他们生来不愁吃穿,科举也没什么把握,干脆就追慕盛唐遗风,带着一把破剑到处耍乐。其中的佼佼者,还会写游记和诗词,寄到报社赚取名声和稿费。
如今兴起一种游学类文学,以名山大川、边塞怀古为主,甚至有人跑去西域,想把楼兰、轮台、车师、交河这些古地名都找出来。
今年夏天,就有个游学士子声名鹊起。
此人名叫陈宗儒,父亲原为海盗,后来变成大海商。陈宗儒幼年便拜名师,还跟着父亲去了南洋和印度,考了个秀才便不愿再科举。他先是到北京学习物理,实在学得脑壳疼,干脆呼朋引伴前往河套,同行士子的花销全都由他负责。
这些家伙甚至北出阴山,骑马到漠北去溜达,在瓦剌蒙古的地盘转了一圈。接着又跑去集宁(乌兰布察),一路骑马东行,来到鞑靼蒙古王庭,受到蒙古博迪汗的热情接待,最后是从辽东坐船回来的。
一路上,陈宗儒写了上百首诗,陆续发表在《燕京旬报》,又被其他几份报纸转载,已然迅速轰动北方文坛。
这货写的全是边塞诗,风格模仿王昌龄、王翰、岑参等人,被誉为“当代边塞诗第一人”。
张煌说起陈宗儒的诗歌,可惜翻译得太烂,尴尬道:“哥白尼先生,中国诗歌很难翻译,需要你自己学会汉字才能领略风采。”
哥白尼说:“我会努力学习汉语的。”正说着,哥白尼突然双眼圆瞪,指着前方街道,“那是什么?”
张煌也有些懵逼,只见当朝驸马王素,骑着一辆奇怪的车子,身后还载着公主殿下。公主紧紧抓住驸马的衣服,不时惊慌尖叫,所有路人全都朝他们看去。
张煌解释说:“这是首辅之子和公主,他们是夫妻。此车甚为怪异,可能是什么新机器,首辅之子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
一辆自行车而已。
而且还是没有链条的自行车,前轮大、后轮小,踏板固定在前轮车轴上,蹬起来那是非常费劲。
王渊对儿子说:“你这自行车,如果想要省力,就得加装链条,通过杠杆效应来实现。”
链条还没做出来,王素就带着公主,骑自行车出门兜风了。
那些仗剑远游的年轻士子,见到自行车也颇为兴奋,抱拳施礼把王素给拦下来,然后请驸马和公主去吃酒聊天。
王渊改革之后,明朝宗室拥有更大的自由度。虽然亲王、郡王级别的宗室,被清田打压得很惨,但公主和中下级宗室,却可以由着性子随便撒欢。
并且,宗室子弟的俸禄,直接到本地官府支取,不用再受更高级宗室的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