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的太医们虽然很忙,但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太医署的开办,真只是看病和研习医书而已的话,其实也不是那么忙的,毕竟病人只有那么点儿。
他们以前可没少出外诊。
可自从太医署开办,他们就很少会接外诊了。
因为太忙了,不仅要教书,做教案,还要编撰医书,可他们这么忙,手上的病人还是那么多,所以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时,其实医助是不怎么忙的。
他们不仅不忙,在宫中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多,当然,背后要是有周满这样的师父倾囊相授的除外。
可是,教了你也得需要实践才行,于是九个医助入宫后不久,太医院便决定在之下开设一个助医局,专门给宫人们看病的。
其主要人员就是太医院的医助们。
除此之外,萧太医亲自牵头,满宝和刘太医等人一起努力串联,将京中各药铺串起来,在大堂里给太医院留了一个诊房,凡太医院中的医助拿着太医院颁发的盖有印章的许可书便可在关联药铺中坐诊。
当然了,这不是强制性的,谁想去就申请去,不想去就不去。
可是,要想医术有所精进,病人是必须多看的,只有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成为好的大夫。
不过,全靠个人自觉而已。
郑辜郑芍和刘三娘三个却不全是靠自觉,不说济世堂那边,就是他们师父也总是会给他们找各种病人。
义诊结束之后,满宝便慢慢的将义诊过程中接下来的长期病人慢慢的交给了三人。
能让她接下的长期病人那就没有生简单病的,全是各种外面大夫治不好或者不好治的病。
其中以带下病和不育病症最多,她现在似乎是公认的这两项病症最拿手,所以来找她的病人好多都是这两种类型的。
满宝与人约定了在济世堂里看诊,但每次都要带一个徒弟,然后从问诊,开方到扎针都亲自指导,如此两三次以后病人就可以交给带着的徒弟了。
三个人,郑辜和郑芍一人接手了两个,刘三娘则接手了三个,还有一个罗大娘子,因为她的病症的确更加的复杂、多变和严重,所以满宝亲自盯着了。
但每次看诊,她还是会带着刘三娘和周立如。
不仅刘三娘,周立如也在飞速进步中。
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京城内外的田地里开始出现了忙碌的人,周大郎和小钱氏也收拾了东西去莆村。
要农忙了,虽然现在他们只种着三块试验田,其他的地都是佃农种着的,但也依旧要去盯着看。
毕竟他们种得好收成才高,收成高了他们才能分到更多。
满宝难得的休沐,亦步亦趋的跟在俩人身后,“大嫂,真的不用我们跟着一块儿去吗?”
“你不是还有病人吗?”小钱氏道“你现在是大人了,不能整日想着贪玩儿。”
满宝“……不是贪玩儿,我是怕你们把种子弄错。”
“不会错的,”说话的是周大郎,他拎着手上的布袋子道“你上面不都写了吗,这一袋是11,这一代是112……”
虽然他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一袋的稻种只能种一块田的事儿他还是知道的,早在满宝得了稻种回来时就一直在不断念叨,他都能把话一字不动的全背下来了。
满宝便只能依依不舍的看着他们上车,周立重将车套好,和满宝笑呵呵的道“小姑,你就放心吧,还有我看着呢,不会弄混的。”
满宝这才看到周立重,“对了,刘太医和我商量着等出了国孝你们两个就开始走六礼成亲吧。”
主要是周立重和刘三娘的年纪都不小了。
周立重不妨她突然说起自己的亲事来,脸有些发红,但还是期待的看向父母。
周大郎和小钱氏自然是没意见的,俩人商量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