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移民千百万,将来万一要是出现狼子野心之徒也是难免会与中原离心,有了铁路不但可以加快移民速度,而且中枢对于边域,既然是数千里之外的边域,知道其动向内情,也不过就是五六天的功夫,要是发生叛乱的话,不过一两周,朝廷大军就可抵达平乱,所以孙儿以为铁路才是最关键。”
看着侃侃而谈发表个人见解的孩子,朱国强颇为欣喜的点着头。
铁路!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铁路的普及,尽管它的修建速度仍然很慢,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通过教学挂图、书籍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大明上下对于铁路以及火车都有一种极其推崇的心态,或许这也是受中原百姓的陆地心理的影响。
相比于海运,中原百姓更适应陆上的交通工具,而代表着陆上交通工具之大成的火车,自然也就成为了各方的宠儿,不仅资本界喜欢它,百姓喜欢它,官员们对他同样也是推崇倍致。
相比于晚清时国人面对铁路表现出来的惶恐,在乾圣初年第一条铁路筑建成后,就立即受到国人的追捧,尤其是它表现出来的运力和速度优势随着铁路线的延长,而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即便是在现在,火车的速度也不快,那怕就是朱国强的这辆皇家专列,最快也不过50里,普通的列车时速其实也就30里左右,可即便是如此,那些动辄十五六节车厢,可以载客上千人,载货数百吨的列车,还是改变了大明。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不仅大大改变了大明的生活方式、助推了经济发展。
但真正的改变是什么呢?
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朱国强比任何人都能清楚的了解铁路给大明带来的改变。旧时代无论是骑马,还是马车亦或是水路,都是缓慢且又奢侈,绝大部分人徒步最远也就到过他们村落之外或附近集镇,不知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县城。
在铁路筑建之前,大明是一个低流动性的传统社会:人们依附于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婚配对象限于本村及附近,正是这种低流动性的传统社会导致了乡下宗族势力的壮大,所谓的“宗族势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村民依附于土地的同时,又不得不依附于宗族。这种低流动性不仅制约了人们的出行,同样也限制了商品的流通,即使离丰收之地几百里远的地方仍有可能遭受饥荒。
但是现在火车的汽笛打破了这一切——雨中飞驰的火车气势磅礴,驱赶着铁轨上的野兔逃窜,在铁路噪声和蒸汽机车的浓烟中,海州港从南洋各地进口的米粮被运销到河南、陕西,即便是当地爆发大旱,廉价的运输带来的廉价米粮,仍然可以保证居民的口粮,从此之后,再没有了商人囤积居奇,再也没有了遍地饿殍的一幕。
“是啊,所以,咱们才要大修铁路啊,这次四川和陕西两地商人,共同投资五百万两,修建西安到成都,一但铁路修建四川盆地,铁路就算是进入西南了,等将来,再慢慢的把铁路往西南修……”
“皇爷爷,是不是要像他们说的那样,把铁路一路修到承化,修到南天门。”
朱怡铭好奇的问道。
现在在大明呼声最好的就是修建从南京到昆明的铁路,以及昆明到承化,还有就是直达南天门的铁路。
修建这两条铁路几乎成为了大明朝野的一种共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识——因为南洋是大明的新粮仓,“南洋丰,天下足”,每年有数千万石南洋米,确保了大明再没有饥荒之虑,而每年数十万移民的涌入,“衣冠南渡”同样也让那片土地正在一点点的变成了另一片江南。
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海上航行的风险,海上的风浪、礁石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风险,让人们渴望着改变,而在大家看来铁路无疑就是最现实,也是最稳妥的交通工具。
至于什么山路险难,没关系,西南的寺山里有得是生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