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看了啊。
一连好几天,老道士没敢下山。
还好那些日子山上的香客并不多。
而桃花观这几年的安稳之下,其实香客也没有回到多年前的繁盛状况,就连桃花观的道士,也就一老一少,还有被年轻道士收留的小道童。
也常常看到,一身麻布青衣草鞋的解签道士无所事事以后,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同一群眉清目秀的小道童讲经说道,有时候夹杂上一些听闻的桃花观老祖宗的事迹,见天真无邪的小道童时不时就传来一声惊呼道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是神仙阿,解签的年轻道士也很是得意。
等看到上山拾取柴薪的孤寡老人之后,便站起身揉揉那些小道童的头,驱散开去。带着平易近人的笑容独自走到老人身边帮忙背起柴火。起先老人确实不好意思,但拗不过年轻道士的气力,再加上看着年轻道士的轻松作态,也不像作伪,便放下心来。心里负担小了很多的老人明显话也多了起来,一路上拉着年轻道士眉飞色舞地说起自己当年在这山上打大虫的英雄事迹来,可能是想到年轻时候有着几拳就能撂倒大虫的气力,如今背着一点柴薪就得走走停停的下山,便又面色悠苦唉声叹气感叹到时间真是得理不饶人。
中年道士听了一路老人的龙门阵,也就略显憨态的笑笑,也不说话。
到了老人家门口之后,感恩戴德但日子清贫的孤身老人,突然发现一时半会又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招待,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
年轻道士将柴火放下之后,似乎看出了老人的窘迫,抹去面颊的汗珠笑着问道“老丈人,能否打赏几口清水喝喝。”
老人闻言急急忙忙回应“有的,有的,道长稍等一会。”说完就佝偻着身子转身进屋。
草屋朝北而建立,所以屋内并没有什么光线,一片阴暗。
过了一会,孤寡老人勾着背捧了碗清水过来,小心翼翼的不让清水从小碗破裂的口子里淌出去。
年轻道士见状立马一个小跑过来,正想接过小碗,佝偻着背的老人却尴尬一笑,将小碗转了一下,将缺口对准自己,这才递了上来。
年轻道士由衷道了一声谢,囫囵饮下。品味了下清凉泉水流经身体的舒畅之后,这才将小碗递回。
也是这时一批一看就不是本地人的老香客正好上山,不只走了多少台阶的老香客气喘吁吁扶着千年老牌坊休息。年轻道士见此也是老人一个歉意的微笑。老人也是理解,用微笑回应,眼角皱纹又深了几分,摆摆手,声音苍老道了句去吧去吧。
年轻道士立即过去走到老香客面前,帮忙提拿行李,顺势上山。
孤寡老人等年轻道士转角不见之后,这才蹒跚着将柴薪背进茅草屋子,关门之前返身看了看深翠的青山,意味深长地喃喃道“这山上有神仙阿。”
……
年轻道士带着老香客原路返山,老香客似乎也只是听闻过莲花观,并不熟悉,一路上问了很多江湖传闻。
年轻道士却不敢同开始对着小道童一样言词怔怔地胡诌,谦虚地回应约莫是有的。没得到心里所要的答案的老香客也没怎么失望,反而因为年轻道士的谦良而对清莲峰好感倍生。相较与江湖流传的言论,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也不论现在一路上看见清冷的木道台阶,在百年前,也是道教真人开山立牌的地方,对于这点,香客们尤其是心生敬仰。
后面便开始问起山上景点,得知开始休憩的牌坊是道门老祖吕真人亲手立下,饱经几千年风霜不倒之后,先是啧啧称奇,再然后就互相打趣邀约一起过来的老伴说错过了。随后后突然好像又想起什么,转身问年轻道士“道长,起先我见牌坊上有字,写的啥阿,能说道说道?”
年轻道士实诚点头道“听师父说那是吕真人用剑刻下的,右边是依山傍水居若泰,左边是临水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