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辞官归里(2 / 3)

大明文魁 幸福来敲门 4284 字 2020-07-29

如从前一般。”

张汝霖道:“云泥有别不算什么,只是这其中滋味如何排解?”

林延潮闻言暗叹,此事别人帮不了他们,只能靠自己了。有人熬过去了如同涅槃重生,其实熬不过去也未必如何,只要不钻牛角尖就好。

想着自己学生有的为科举之事犯难,有的为科举之事正春风得意,林延潮再度想了了那句话‘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回到了书房后,林延潮将种种之事抛之脑后,认认真真地写了第三封辞疏。

次日林延潮第三封辞疏上达后,令官场同僚都有些吃惊了,因为这代表林延潮辞官的意愿已经非常强烈了。

这要从官员辞官的流程说起,低级官员辞官一般是通过吏部转奏,说是转奏,其流程就如同吏部选拔官员一样,天子说一声知道了,其实不会亲自过问。

但到了三品以上,大臣要辞官就要天子亲裁。

大臣不同于小官,官越大辞官越是一件频繁的事,心底一个不爽就会辞官。

申时行一个劲的说自己身体不好,整天头晕眼花,奏章里写的自己病得很重,连起床都困难,更别说处理公务了。但申时行辞呈这边在写,那边在宰相的位子上干得好好的,平日锦衣玉食,吃门门香看上去还能再干十几年的样子。

所以皇帝也习惯了,一般大臣上疏辞官,前面两疏天子都会挽留一下,不管是不是真的,都以全君臣之礼,但官员上第三疏开始,就说明官员是认真的,我要力辞了。

当然也有你要辞官,但皇帝不肯,非要你干到死的。比如历史上李廷机一连上了一百二十五疏辞官,但天子仍是不肯,最后他被迫挂冠而去。

不过这是特殊情况,一般而言三疏后,天子都会答允的。

三疏是三品大臣的标准,如果是内阁宰相,天子还要多挽留几疏。

当年吕调阳得罪张居正后辞官,他上了四疏,天子就令他告归。

以吕调阳为标杆,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申时行辞相时,天子一共挽留至十一疏,王锡爵留了八疏,而对于与申时行同时罢相的许国,天子只是留了三疏,许国身为宰相待遇却与大臣无二,言下之意就是朕不太喜欢你了。

林延潮第三疏上后,已是走完了流程。

但天子再度不允,圣旨上以‘林卿功在朝廷,朕甚是倚重’之言谕留,并且还遣太医去林府上探病。

这一般而言又是不轻易施予的恩典了,在明朝这只有顾命大臣,肱股之臣称疾辞官时才有的待遇。

尽管遣御医探病,但林延潮仍是再度连上了两疏辞官。

上到第五疏,林延潮觉得天子对自己已是不薄了,也算为二人这九年来的君臣恩遇画上了一个不错的句号,给足了自己面子,想来不会有第六疏了。

而辞官之际,林延潮仍是强撑着‘病体’去礼部上衙。

圣旨一日没下来,林延潮就要不能走,否则就是擅自离岗,如李廷机上了一百多疏,天子仍不肯他辞官,最后他实在等不起天子答应,一个人跑回了老家。

当时朝堂上就有人说,要把他抓回来问罪,当然李廷机为什么跑回家,大家都知道,最后也无人追究,不了了之。

其实从第三份辞疏一上,众官员都知道林延潮这是铁了心的要走了。

称疾不是假的,林延潮是真病了。

御医回禀天子也是这么说的,说要让林延潮好好调养一段日子。

第四疏上天子说给假行不行,林延潮则说不愿堵塞贤路,大意就是与其给假死撑在岗位上,不如退位让贤。

所以礼部上下都知道林延潮是真的要走了,平日林延潮治衙署严苛,却唯才是举,下面的官吏只要有才能的,都会予以重用。故而礼部上下对林延潮都十分服气。

礼部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