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应激与健康(1 / 1)

医学心理学 周远廉 853 字 2021-06-16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是双向性的,既可以有害于健康,也可以有利于健康。关键在于应激的种类、性质、强度、频度、持续时间和个体的先天素质、经历、知识、能力及社会环境等。

一、心理应激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1)适度应激可增强有机体适应生活的能力。幼儿时期娇生惯养,未经受过任何挫折的孩子,长大后社会适应、独立生活及应对能力均差,易受到各种刺激的伤害。相反,在生活道路上遇到过种种挫折的人,由于在同逆境的搏斗中提高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他独立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就强。看来,幼儿期一定程度的应激,对正常适应性行为的发展是必需的。

(2)适度应激使人体处在维持一定张力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在遇到突发性刺激时全面动员。如参加升学考试或大型的体育比赛,对参加考试的学生或参赛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应激。但如果平常训练有素,大考前多次参加小考,大赛前多次参加小赛,使机体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对可能出现的应激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在大考或大赛来临时,便会临危不乱,取得好的成绩。

二、心理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消极影响

(1)强烈而突然的应激造成有机体唤醒不足,使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迅速出现障碍或崩溃。强烈的精神创伤,如亲人死亡、失恋、离婚、突然破产等,常使个体产生抑郁、绝望、愤怒等消极情绪及各种躯体症状,采取不恰当的防御机制,严重者出现自杀、攻击行为及心理障碍,如心因性精神障碍。

(2)持久的慢性应激,使人长期紧张,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抵抗力均会耗竭,导致疾病。大量研究证明,心身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精神病、神经症的发生均与生活事件有明显的关系。

(3)多次未转向良好适应的应激,破坏适应力,造成原来的社会活动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甚至遇到新的轻微的应激时即出现退缩反应和过度反应,或对强烈的刺激出现“无反应”。例如,一个在事业上多次受挫折但不能很好应对的人,常常有自卑心理,低估自己的能力,工作会变得缺乏活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再遇到小的挫折,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抑郁情绪,甚至悲观厌世,产生自杀念头或行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