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最低了。”
“五百。”何贵再仔细扒拉一下子,然后说道。
“五百不卖,五万。”摊主再次开口说道。
“老板,没有你这样还价的。”刘哲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小老弟这样说,开张,两万,我这可是腰斩了三分之二了。”老板一看得,本地人带路,于是打起了感情牌。
“八百,我微信就这点,不然等我去取钱?”何贵作势要放下手串,问道。
“成吧……。”老板心里贼乐,这可是按照斤称的,这是从一些老工艺品店清仓来的,废品价格,回去都不带洗的,洗了就没那个味道了。
八百到账,何贵拿起手串,直接套在手上:“不错,不错,老琉璃很难找到整串的了。”
“这可不。”摊主心里乐了,说的好听是老琉璃,其实就玻璃而已。
其余的仔细看了看,没啥了,何贵就站起来,跟刘哲继续走。
“哥,真是老琉璃?”走了不远,刘哲低声问道。
“不是。”何贵摇摇头回答道。
刘哲瞪大眼睛:“难道是宝石”
“当然了,估计是红宝石。”何贵点点头。
我屮!
刘哲瞪大眼睛,其实现代检测很容易知道是什么材质,但是你拿个硬度仪去摊主的摊位,看看别人打死你不?
“不行了,咱们回家看看,我家里有仪器。”刘哲开口说道。
何贵摇摇头说道:“不急,咱们先溜达溜达。”
何贵也没想到自己会捡漏,绝对不会错的,不过何贵心里嘀咕,难道这宝石是一批珠宝藏匿的时候方法不对,才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看起来就像是老琉璃那样?
瓷器,木器,玉器,还有一些什么包的牛皮的画,上面写的什么封存什么的,啧啧。
其实大部分来潘家园的,都知道基本没有什么真的,偶尔买一件,也就是喜欢,当然也有不少二愣子,还有杀猪盘等等,托。
几千一对的核桃……怎么说呢,现在核桃嫁接的多,而且还有模具,还可以人为的控制肥料等等,真正的老核桃,那又不一样。
“这玩意……。”何贵目光四下里打量,很快就被一个碗吸引了。
准确的说,是一个笔洗,这个笔洗看起来与自己在87年的一个笔洗十分相似。
全名叫做钧窑鼓式三足笔洗,这玩意现在在最大的博物馆就有一个。
马嘟嘟的话很正确,现在看起来一些稀有的瓷器,谁也不知道当时烧了多少,只是可能留存下来的不多。
而且古代匠人给皇宫御用定制,也不会烧一个,而是烧一炉,然后成品里面选最完美的,其余的都要砸了。
但是这个砸……是一个规定的东西,具体的呢?究竟砸没砸?
何贵来到这边,就发现有人正拿着刚才自己看到的笔洗在看,摊主也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老板,什么价?”拿着笔洗的是一名中年人,开口问道。
“八千。”老板开口说道。
“三百,你这贼光也太厉害了。”拿着笔洗的人开口说道。
“最低五千,其余的免谈,我这每天来回折腾,都不止三百,还有我这摊位费,吃喝拉撒。”摊主摇头说道。
中年人放下笔洗,开口说道:“两百,一个假的……。”
“假的怎么了,买个工艺品都还是大几十呢,走走走。”摆摊的老板以为对方会加点,那么自己就直接卖了,哪知道对方直接说假的。
假的是不错,真的也不可能啊,但是游客这么多,你一嗓子假的,我还怎么做生意。
中年人头也不回的走了,何贵看着中年人走了,就拿起了笔洗:“是啊,当工艺品也不可能是二百啊,这玩意拿回去放着,颜色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