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天花疫苗,牛痘种植(1 / 2)

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三千年的时间。

据有文字可考的天花瘟疫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印度,致死率高达30。在18世纪末,每年大约有40万欧洲人被天花病毒夺走生命。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 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

天花传入华夏的时间大约是汉朝,我们称之为“痘疮”。它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晋代的葛洪记载了天花在华夏的一次爆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 状如火创, 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

而他给出的治疗药方则是“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数数食;又方,以水浓煮升麻,棉沾洗之,若酒渍弥好,但痛难忍!”

从葛洪开始,历朝历代的中医治疗天花基本上就是沿用他的方法:内服解毒去火的汤药,外敷消肿祛瘀的药物。不过,治疗效果从天花的死亡率上来看, 就基本可以确定了, 效果不怎么样。

而天花疫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疫苗, 可以追朔到11世纪, 是宋代华夏人发明的疫苗,叫做“痘苗”。”

最早的天花疫苗接种方法,是利用天花患儿身上的痂或脓汁直接作为痘苗,吹到接种者的鼻孔内,使之感染天花病毒,出一次症状略轻的痘,从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这一种痘法也叫做“人痘法”,跟后来的“牛痘法”相区别。作为痘苗的痂或脓汁,叫做“时苗”,跟后来的“熟苗”也不一样。

可以想象,用“时苗”接种的人痘法,一开始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跟被自然传染了天花几乎没什么差异,“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接种的致死率约20。

后来,医生发现, 如果对痘苗加以筛选,选育六七代之后, 痘苗的毒力就会大大降低,几乎不再致死。这种选育出来的痘苗,就是“熟苗”。

清代医书《种痘心法》称:“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

“熟苗”的安全性如何?另一本清代医书《种痘新书》了一个数据:“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致死率降至0.33。

按有史料可证的说法,这种比较安全的“熟苗”最早出现在明代隆庆年间。此前,明朝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嘉靖甲午年春,痘毒流行,病死者什(十)之八九。”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

这场天花的流行,也促成了种痘法的推广:“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由此蔓延天下。”正是在这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明代医生发明了“熟苗”接种法。

当时许多医生家中都保存有“熟苗”:“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近日溧阳人窃而为之者亦不少。

当日异传之家,至今尚留苗种,必须三金,方得一枝丹苗。买苗后医家因以获利。时当冬夏种痘者,即以亲生族党姻戚之子传种,留种谓之养苗。”北宋的峨眉山神医既然“能种痘,百不失一”,我估计家中也保存有筛选、改良过的痘苗。

大约在这个时候康熙年间,华夏的种痘法传入熊国,然后经中亚传至土耳其。

18世纪初,英国驻土耳其公使的夫人蒙塔孤又将种痘法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约翰牛,约翰牛很快成为欧洲的人痘接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