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为本,日用为道(1 / 3)

朱英终于成功激怒了张希孟……所以高启等人就有幸见到,张相公提着鸡毛掸子,在后面猛追。

朱英撅着屁股,在院子里乱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呼,“救命!快救命啊!要死人了!”

面对此情此景,这帮人别说帮忙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实在是有损张相形象啊!

要不我们就假装没看见吧!

就像儒家弟子对孔老夫子的包装似的……一个和蔼可亲旳老爷爷,总比一个两米多的钢铁猛男吸引人多了。

毕竟一想到孔老夫子的真实模样,就很难想象,两个小孩,敢拦着他的马车,当着他的面,辩论太阳大小,还敢耻笑老夫子。

估计这么跟孔子这么说的,早就被抡到太阳上去了。

由此可见,美化圣贤,就是门人弟子的使命啊!

“张相真是用心良苦啊!”

大家伙还在迟疑之时,孙炎竟然激动地用袖子擦眼泪,连声赞叹,“朱公子镇守浮梁,苦战连连,初见张相,张相是怕他受伤瞒着自己,所以才这么追打,查验公子伤势,可真是兄弟情深啊!”

这么追打,竟然是为了验伤?

我怎么看像是要把孩子打出伤势来啊?

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找不到更好的说法……大约就是张相和朱公子兄弟情深,朱公子在外领兵,归来之后,张相唯恐兄弟隐藏伤势,故此持鸡毛掸子追之。

绕房数圈之后,见公子健步如飞,身体健康,张相大喜过望,兄弟相拥而泣。

很好,很温馨……再努力润色一下,可以写入课本,当做小学生必读了。

至于以后有多少孩子遭了鸡毛掸子毒打,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朱英提前回来了,浮梁之围解了。

朱家军彻底赢得了胜利,朱元璋不日就会押解俘虏,抵达忠诚的江州。

而张希孟也抓紧时间,连夜赶稿。

他借用了朱熹的白鹿洞教规,只是做了少许注释,并没有大刀阔斧改动……为什么没改?

因为不需要改!

这个教规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书院教学育人的目标,讲的是读书明理的方法,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讲的是如何修身治学……

哪怕到了几百年之后,学生们依旧要背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样要知道温故而知新。

就算是搞科学研究,只怕也不能否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顺序。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刻在了国人的骨髓里。

说白了,这就是一套工具,一套正确的废话。

单独拿出来,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真正关键的东西,是治学立论的根基,是最原始的参数,这东西确定下来,输入这套工具之中,然后灌输给学生,最后变成学生心中的真理,社会的共识,教化工作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那张希孟要讲什么东西呢?

衣食为本,日用为道!

这也是张希孟询问高启等人的问题,江西何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教化大兴?这可不是什么文脉汇集,老天偏爱。

江西繁荣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区位优势,商业逻辑。

梅岭开关,贯通赣粤,河海联运,货物通达南北,鄱阳湖周围,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有钱,有人,有粮食,有商业,有许多可以供养子弟读书的殷实之家,这才有了白鹿洞书院。

试问一下,朱熹为什么选择江州建立学堂,又为什么要面向鄱阳湖?

白鹿洞书院又怎么能成为天下第一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