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来的小鬼子被突如其来的子弹打懵了,死了几个人后就都退了回去,一共四顶帐篷,每顶帐篷十来个人。
小鬼子们纷纷趴在地上,他们其中有人掏出了一枚大正十一年式发烟手榴弹扔到了帐篷外,很快发烟手榴弹就释放出了大量的烟雾,阻挡了双方的视线。
浓厚的烟雾不仅让机枪的子弹没了效果,也帮助了冲锋的八路军们,没有了小鬼子的射击阻拦,三个排的八路军几乎零伤亡的跑到了鬼子的板车旁。
这时绑在一旁的驴也被突然到来的八路军吓得不轻,“咴咴咴”的叫了起来,二十个板车并不多,只是阻挡了两个方向,面对板车的阻拦,大家各显神通,要么爬下来从车轮的空隙出钻过,要么稍微绕一点路。
还有的干脆两人一组翻过了板车上高高的物资堆。
从正后方突过来的三排率先开了火,因为主要的物资都在板车上,营地里都是小鬼子,大家打起枪来不用瞻前顾后。
曹大晋离着帐篷还有六十来米的时候,就下令大家掏出手榴弹拉掉引线,等跑了两三步到了四十来米的时候,所有人都将手里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众人在三十多米处停了下来,等手榴弹都爆炸了才继续往前突进。
一轮二十几个手榴弹把刚刚冲出帐篷的小鬼子炸了个七荤八素。
因为八路军的手榴弹威力一般,这波手榴弹攻击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小鬼子只是当场就死了七八名,还有五六名重伤。
手榴弹的爆炸冲击波把发烟手榴弹的烟雾炸散,还炸塌了两顶帐篷。
一众小鬼子立马就暴露在八路军面前,一名被爆炸的冲击波影响较轻的小鬼子没有管冲过来的八路军,而是抬起脚就要踢灭正中间的火堆。
可是晚了,他才刚刚跑到火堆旁,就被王恒一枪射杀。
小鬼子刚刚挨了炸,没有缓过神来,曹大晋就操着镜面匣子首当其冲,他的镜面匣子带枪套,把手枪插在枪套上,枪套就成了一个枪托,枪套对驳壳枪的性能提升是十分巨大的。
可以这么说,有枪套的驳壳枪和没枪套的驳壳枪是两种枪。
驳壳枪在它刚开发出来的时候,是一款十分先进的武器,但到了现在,半自动手枪百花齐放,尤其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问世,直接尊定了未来手枪几十年的发展。
而已经四十多年历史的驳壳枪则变得十分的落后,尤其是那糟糕至极的人机工程。
不仅手枪的质心和枪膛轴线偏离很远,握把也偏离枪管轴线很多,以95步枪为例,它的枪身力学设计十分的精妙,枪口朝下能倒立!
优秀的设计,让枪托的功效直线提升,控制枪口的跳动变的容易。
而驳壳枪的枪口跳动,在没有枪托的枪况下,是人无法能控制的。
很多人会说可以斜着打啊。
的确是可以这么干,但这是无奈中的无奈,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有枪套当枪托,可以快速精准的射击,而没有枪托的,只能打一发,再费力的调整枪口。
两者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
驳壳枪不光外国军队不待见,国内军队其实也不待见,从一枪二马三花口这句顺口溜就能看出,国内有条件的,都上各种撸子了,没条件的才用驳壳枪,虽然驳壳枪造价更高。
和驳壳枪用同种子弹的54式手枪出现后,驳壳枪被迅速的取代就能看出,驳壳枪真的落后了。
曹大晋枪套抵肩,双手握枪,对着鬼子不停的射击,他后方拿手枪的战士们也都开始射击。
在靠近鬼子后,曹大晋就停了下来,他们六人组成一组,互相掩护对方,不至于在换子弹时被鬼子近了身。
旁边拿着步枪的战士则在发射完枪膛里的子弹后,端着刺刀就冲了上去。
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