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战前军议(1 / 3)

紫宸殿周遭一片空寂,二十余步开外,百余名宦官全神戒备。

与外面氛围的凝重相比,殿内的气氛显得更加凝重。

御座之上,三十六岁的代宗皇帝李豫面容严肃。

他注视着他臣子们,虽然此刻暂时没有了舍我其谁和主宰天下的霸气,但是依旧眼神如刀。

侍中苗晋卿,尚书右仆射裴遵庆,天下兵马副元帅杨错,太尉李光弼,汾阳郡王郭子仪……

这些人,也都面容严肃。

是自安禄山反叛大唐以来,朝廷第一次把唐军主要将领汇集在了这里。

可见代宗的决心。

雍王李适也侍立在侧。

“先生,开始吧!”

代宗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扫视,最后落在了站在一幅大地图前面的李泌身上。

“遵旨!”

身为元帅府长史的李泌当仁不让地担负起介绍敌我军情的使命,他站在紫宸殿左上角位置,指着身旁屏风上悬挂的巨大地图,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唐目前可用常备之军大概在二十一万余人,其中朔方河东两镇有兵马九万余人,淮西等道约七万余人,陇右河西两镇五万余人。”

“史朝义方面,根据细作探查的结果汇总后估测,在今年开春的总军力应在三十五万上下。这里面包含了薛嵩、张忠志、向润客、李怀仙等所率兵马。另外由于叛军大肆拉壮丁,新兵可能有二十余万,虽然战力羸弱,但以如此庞大的人数,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听到这里,殿内大半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饶是叛军内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动荡和内部纷争,史朝义麾下的军力居然仍比己方为多。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剧烈的内部纷争,想要寻觅出平叛的良机将是多么的艰难。

似乎是察觉到气氛变得有些沉闷,李泌笑了笑说道:“在绝对的军力上,虽然仍是史朝义为多,但需知,他的实际兵力也要受到诸多制肘。”

“其一,上元二年的大战中,叛军的精锐战力折损颇大。叛军还折损了田承嗣和能元皓两员大将,内部离心离德。史朝义虽然大肆地扩充了军力,但新编的士卒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事,战力应当有限。”

“其二,军力过多,对眼下的史朝义而言并非是什么好事。张忠志、李怀仙有明显的不服史朝义领导的倾向,而薛嵩也存在归附大唐的心思。而作为史朝义的嫡系兵马,维持需要很多的粮草,这些粮食从何而来?”

“其三,史朝义的军力分布过散……河北、河南、淮西、山南东道都牵制了史朝义的军力。”

指着地图,李泌侃侃说道:“相比之下,我方的后顾之忧就要小上许多。吐蕃经过内乱暂时无力犯我疆土,南诏唯吐蕃之命是从,而回纥与我大唐是姻亲。”

“我军能动用主要战力就有二十一万,可以说在兵力上虽然与叛军仍然可能存在差距,但战力上未必逊于叛军。”

不得不承认,李泌很懂得把握人心……

先以史朝义麾下强大的兵力让众人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打消部分人的轻浮心理,继而再以细致的分析鼓动起大家地信心来。

“正所谓‘处处皆备则处处皆寡’,经过再三讨论,此次我军平叛,将采取兵分两路,两路齐头并进的方式,若不出意外。二十一万大军将会全部动用。”

“二十一万大军全部动用?”田神功首先轻声惊呼。

不光是田神功,连沉稳持重的李抱玉、李忠臣等将领等眼中都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讶,而片刻地惊讶之后,更多的却是兴奋。

自安禄山叛唐以来,受实力之限和战局的需要,唐军征战通常也就数万人的规模而已。

唯一一次大规模用兵,还砸在了房琯的手里。

哪怕是年初与史朝义在襄州等地大战,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