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守貌似随意的和那名工匠攀谈了几句,目的当然是打听他们这些钟表匠有多少,又有多少人会打发条簧,用的是什么钢。
这位不过是区区良民的工匠对于洪大守这样的两班垂询,自然是有问必答。
汉阳的钟表匠委实不多,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二十个。而且全部都是兼职,因为李朝的自鸣钟怀表之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自清国进口的。
他本身的王室,也就是李氏,作为统治者却没有相应的庞大财力,供他设立造办处这样的机构,进行成规模和体系的生产制造。
民间的豪商和两班固然有富裕者,也乐于消费这类进口的奢侈品,但终究少数。
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全职的钟表匠,毕竟纯手工打造一架自鸣钟,费时费力,对于收入相对较低,每日挣扎于温饱的手工业者而言,不是一份好职业。
包括眼前的这位,实际上本职工作是锁匠。这个行当就保险多了,只要有人在的一天,锁这种东西就永远不会愁销路。只要打出来,就有人买,能混口饱饭吃。
其他的钟表匠也都有各自的本职,包括铜器匠、金匠、铁匠,乃至于木匠和箍桶匠,会造自鸣钟的凤毛麟角,几乎没有。能独立维修的倒是各个都可以,只可惜配件之类的只有四五人会打制而已。
想靠成群的手工工匠,手工拉丝,打制弹簧,洪大守还是想的太多咯。
不过即使如此,洪大守还是给了这人二三十个钱,并记下了他的住址,以后也许用得上。
结个善缘,以后好见面。
除开这些,最后就是让于大顺介绍一个书侩来,洪大守要把身上的四十多套小说话本出手。还有那些花了老鼻子钱的精美插图雕版,这可都是李朝没有的东西。
不过这似乎有点触及到于大顺的盲区,他做牙人倒买倒卖的东西太多了。大到成千上万的珍宝宅院,小到几十个钱的陶缸土坛。
可卖小说?
职业经理人去做签约编辑?
专业差的有点多,两者之间也没有任何的联系和交集。甚至可以说于大顺只知有书侩,却不知书侩在哪儿。
略想了想,犹豫了片刻,于大顺很坦诚的告诉洪大守他不知道。但是他在汉阳的牙人圈子里有根脚,站的住,可以帮他打听,最多两日就能给洪大守一个答复。
反正比自己亲自下场去找来的方便,索性也就由着于大顺去找。
三个人这时候也饿了,立刻把刚雇来的仆役们使得团团转,买菜的买菜,打酒的打酒,称点心的称点心。
至于其他的生活用品,完全不着急。不有湾商本店书(屏蔽)记林尚沃呢吗?
让湾商在汉阳的杂货店送就是了,湾商说到底那也是平安道自己老乡们的商团。总不会真的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枪。
铺盖被褥,手巾帕子,床照蚊帐,锅碗瓢盆。甚至连需要买的柴火,以及雇人挑进院子的水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林尚沃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吩咐湾商的伙计办的漂漂亮亮。洪大守只是往堂屋里一坐,随意一趟,拿着一本拍案惊奇看。
金斗吉则是和林尚沃随意的谈论些生意经,终究放高利贷也算是一门生意嘛,两个人还算能聊得来。金斗吉和他是一起嫖过x的交情,而且还主动买单,就冲这一点,也算半个铁的兄弟。
没多久仆人们见次到家,闻着松子磨粉和着糯米粉做的团子,还加上了果脯丝儿的香味,三个人食指大动。
往嘴里塞了一个,枣泥馅的,甜口。吃起来软糯香甜,虽然有一点点粘牙,但不可否认是个好点心。松子磨粉的香味也算是极好的点缀,大大的提升了他的口感。
金斗吉一连吃了三个,手里举着一个,问站在那里低头却若有似无的瞟点心的小使女。
这样费工夫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