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野望(1 / 3)

货物交割的过程比小克利福德预想的要复杂一些。因为清国官员的低效率和无休止的索贿,使得双方的交易过程变得漫长且琐碎,直到一位名叫“海关道”的官员出来过问后,事情才变得顺利起来。

5月20日,货物的交割正式完成,清廷方面打算充作货款的物资有:价值四百英镑的茶叶(可见在此时的伦敦,茶叶的市场还不甚广阔)、一些打算运往苏拉特的“粗货”(多为大宗廉价贸易品)、运往英伦的“精细货”(1.5万匹丝织品、20箱生丝、超过两千盎司的麝香、价值一千五百英镑的日本屏缦、价值超过四千英镑的其他中国珍品),没有任何贵金属,除了少量英国人请求换购的黄金之外(他们用西班牙十字银币支付购买黄金的费用)。

克利福德船长为了获得上述物资,除将大量军火交割给了清国海关官员之外,还有72捆(432匹)宽幅绒布、20捆(400匹)粗绒、18捆(360匹)长发绒、200桶在印度收购的廉价火药、200块铅(480担)、6箱亚力酒,卖了大约一万多英镑,另外还额外支付了超过一万五千英镑的现金,才成功从清国人那里获得了上述物品。

当然目前清国人需支付的“货款”尚未筹集完毕,他们可能还要命令地方上的商人和官员进行采购,然后通过小型内河船运输到响水港。克利福德船长并不对此感到多不满,因为这都是常态了,交易最初只是在纸面上完成,等你实际收到东西后也许已经几个月后了。更何况,这会海面上南风劲吹,像他们这类没有蒸汽动力的船只也无法南下返回万丹或印度,只能先在清国这边耐心住着了,为此他们还要支付期间的人员食宿开支、货物仓储费用等等,算起来也不少钱呢,不过和返回英国后售出货物所能获得利润相比,可就有点微不足道了。

其他几艘同来的英国商船的商品交割程序大体上也是如此,只是那些神通广大的家伙除了军火外,还多了许多来自印度和南洋的特产,如宝石、香水、充满异国风情的挂毯、阿仙药、海外香料、檀香木、龙涎香等等——这大概是由于这些船只都是东印度公司所有,船长也都是公司职员的关系吧,可以很方便地在印度筹集这类颇受中国人欢迎的货物——从清国人那里换了不少东西回来,当然他们同样免不了需支付大笔现金(总额超过了四万英镑)以支付货款不足的部分,在与清国人或明国人的贸易中,没人能够可以不支付贵金属就拉走所有的生丝、茶叶、瓷器等各类特产商品,他们总是保持着巨额的贸易盈余,真是让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羡慕不已。

“清国人用一种没有龙骨的舢板在内河里运输货物,看,就在那边,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的就是了。”马丁大副不愧是在中国大地上厮混了很久的人物,对各种事物的解说总能令考克斯感到非常有趣,这时只听他继续介绍道:“这种船大部分都有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槽一样。船尾和其他部分的甲板是用竹子制作的,顶篷则用竹枝拱成锉刀的形状,可能是为了随时升降;两侧则是木制的,留有一些小孔做窗户。如果您想去内陆地区旅行的话,那么我建议您雇佣这种船。一般来说,它们比您想象的要快一些,尤其是他们非常善于利用潮水的涨退。”

“当然,这种船做起来也很舒适。”马丁又补充说道:“船身中间铺着一张上好的白色地毯,但这仅仅是用来睡觉的。里面有时候也会摆几把椅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清国人将灯笼放在上面用于夜晚照明。他们当然还会留一小块地方用来供奉祖先,用金箔或其他什么的东西做装饰物,前面摆一个陶罐,里面满是烟灰,烟灰上则插着细蜡烛和一种被称为香的东西。这种情况在大城市——比如广州——的庙里面比较常见,很多时候燃烧蜡烛和香产生的烟雾足以对人的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

考克斯·克利福德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