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发粮食与准备运输车辆(2 / 3)

拉,一个人在中间掌着方向,两边各一个人背着麻绳往前拉。

“ps:明代的两轮车原型作者没有见过但作者见过七八十年代的两轮车是什么样子,一直到两千年初农村用于干农活的两轮车都是一个样子。唯一的区别就是车轴和轮胎不一样。过去的车只有轮子没有胎,车轴里面也没有那个钢珠(作者不懂这个东西的原理)。作者见过农村用于干活的两轮车可以放置两百斤的麻袋十一二带袋左右用牛或者人拉,载重大概在2000~2400斤左右,古代车辆由于没有现代车轴和轮胎作者估计极限载重应该在1000~1500斤左右,作者取个最大值即10石。”

铁营的粮食、兵器、盐巴、茶叶、布匹等一些物资的总重量大概在一万左右,也就是说铁营需要一千辆两轮车,而铁营原有的牲畜再加上从余家搞回来和在附近购买的也就个四五百头(那批战马不算)。

铁营的辎重部队人数为1100多人,光靠这些人拉车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王铁他们决定就从前营和中营抽调部分人力协助辎重部队拉车,并且还让后营的一些健壮妇人也参与。

继续阅读

...

铁营的五人小组经过商量决定拿出个四百多石粮食分给以武家卯为中心方圆二十里以内村子,一共差不多十个村子每个村子四十石6000斤粮食,平均到户的话每家也就个几十斤。

但老百姓领到粮食之后一个个就像是过年一样高兴,这年头粮食就是命谁会嫌命多,况且这白送的不要白不要。铁营发给老百姓的粮食虽然只有几十斤但省着点吃足够吃到今年过年的,今年少吃一点粮食明年的话就能剩下一些粮食来给朝廷交赋税。

从短期来看反贼给老百姓发粮食等于说是变相的替朝廷稳定社会,因为这老百姓只要一有了粮食就不会成为流民,这没了流民的话哪里来的流寇呢?!

但从长远来考虑发粮食是有益于反贼的,毕竟这不是每个老百姓都那么幸运的遇到反贼并且给他们放粮食。大多数时候反贼都是被官军追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根本就没空给老百姓发粮食,从铁营这半年来的活动轨迹就可以看的出来,发粮食的次数数都可以数的出来。

但也不要小看反贼发粮食这一点,否则那些义军头领不会那么傻的拿粮食去作践。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三个梦,在治世之时有个明君梦希望出个千年圣君带领他们走向盛世。大明朝的百姓很不幸这几百年来经出一些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皇帝。

在衰世也就是世道即将崩坏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老百姓已经不指望出圣君了,因为要是有圣君就不会变衰世。所以这个阶段的老百姓希望出能臣,出个救世之臣来扭转这个乾坤,大明朝很幸运在几十年前出了一个救世之能臣,为这个王朝续了几十年的命。

而最后到了末世了,老百姓既不会指望出圣君也不会去指望出能臣,圣君大明朝就国初那几个后面的基本上全是昏君,能臣几十年前出了一个但结局老惨了,所以这能臣是指望不上了,那这个时候老百姓就是盼着出英雄了!

说白了就是人心思变,大明朝别的地方可能还好一点,但是在陕西三边地区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盼着能变一下的。老百姓都希望出一个英雄能带着他们走出现在的困境,不挨饿、不交粮、不服徭役、不纳饷。

而就在老百姓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群人,不抢老百姓的粮食也不抢钱更不抓他们的壮丁,相反还给他们发粮食,并且对他们无所要求!

这类团体这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会是个什么形象?!这不就是老百姓心中一直期盼着的英雄吗!!

虽然朝廷官府一直都在对义军进行污名化,在各种文献资料中他们是贼、是寇、是匪、是盗,可老百姓心里是有一杆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