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等,好几个型号的龙旗。
最大的一面,将用于京城。
中号的用于地方衙门及边塞重镇。
小号可用于各种场合。
中号,小号龙旗,普通百姓也能展示。
可以在自家宅院,店铺,客栈,商队等场合悬挂。
展示完毕。
元氏兄弟小心翼翼地把龙旗整齐折叠好,放回木盒之中。
……
四月十五日。
大朝会没有在正武殿举行。
朝中百官,齐聚于长安城南门下的中央大道。
乌泱泱一片,引来众多百姓围观。
“皇上驾到!”
小皇帝从城墙上的城楼出来,走上一个临时搭建的平台上,对着城下的人群挥手致意。
“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
百官行礼,百姓们齐跪于地,高呼万岁。
“免礼,平身!”
小皇帝对着一个铁皮制成的大喇叭筒说道。
洪亮的声音响起,清晰地传到城下每个人耳中。
众人闻所未闻。
顿时眼睛圆瞪,嘴巴微张,有如神迹一般。
皇帝所使是为何物?
为什么能够让声音变得如此清晰洪亮?
这是所有官员百姓内心的疑惑!
“谢陛下!”
百姓们起身仰望,伸长了脖子,想要把城墙上的皇帝看个仔细。
“诸位臣工,父老乡亲们!”
“今天,将在此升起大周的第一面国旗……”
“国旗方队,出旗!”
宇文衍说完。
二十四名军士组成的护旗方阵。
六名旗手托着龙旗。
踏着整齐的正步,一脸庄严地缓缓走来。
铿锵有力的脚步踏地声传出,声声入耳。
继续阅读
城墙上。
竖立一根九丈(约30米)高的旗杆。
手托龙旗的军士走到下面,将旗子套在旗杆上,用细绳绑好。
“擂鼓!”
“升龙旗!”
“行注目礼!”
咚。
咚。
咚……
九面战鼓有节奏地敲击起来,鼓声激昂有力。
号角随之吹响,庄严肃穆。
旗手拉动旗绳,龙旗缓缓升起。
护旗方阵的军士齐刷地注视国旗,行军礼!
此时此刻。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汇集在神圣的“周字龙旗”之上。
国旗升至顶端,迎风展开。
一条威武霸气的五爪金龙。
一个雄浑有力的“周”字。
赫然映入众人的眼帘。
“哇,金龙,那是一条五爪金龙……”
“这就是大周的国旗,好威武啊!”
“霸气,真好……”
“我为什么想哭?”
……
升旗仪式完毕。
城下人群炸开了锅,望着高高飘扬的龙旗议论纷纷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或许只是看个热闹。
时间久了。
自然会明白这面旗子的含义。
到那时。
无形中,便会产生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爱国教育,任何时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就是国旗,是大周的象征,大周的脸面,代表了华夏每一个人!”
“因而,它是庄严的,可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