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能力,但是,外敌一旦真的惹怒了袁绍,他手中握有的将近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在金珏看来,不管是原先历史上的袁绍,还是这个时空里的袁绍,都陷入到一种风魔的状态,在成功击败公孙瓒,成为河北霸主之后,那个时候,袁绍就应该立即挥兵南下,与曹操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不是像他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一直一定要亲手灭掉公孙瓒,才考虑下一步南下的问题。
实际上,以幽州刺史部境内除公孙度之外的其他郡太守小军阀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根本不用袁绍自己出兵,在前任幽州刺史刘虞儿子刘和的串联之下,他们加在一起的军事实力便足以牵制住,甚至是消灭掉困守在易京城里的公孙瓒。
即便是没有袁绍,幽州刺史部各郡太守与公孙瓒之间,也有着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
……
金玮那里,当然不会是由他亲自去掌管那一千五百人的精锐部队,而是由金珏举荐给他的一个名叫毋秋兴的人代替他来掌管这支部队。
毋秋兴,河东闻喜县人。这个人在东汉末年和三国史上,个人名望和功绩并不大。在曹魏时期,也就是做到了武威郡太守,将作大匠这样官职,不过,因为他为曹魏开通了陇右,因功受封为高阳乡侯。不过,毋秋兴有一个儿子,却在曹魏,乃至整个三国,算是大名鼎鼎。
此人就是后来非常着名的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
所谓淮南三叛,指的是曹魏末期,为了反对司马氏一族专权,甚至是已经快到了篡权夺位的地步,终于曹魏的几个魏国地方大员,起兵对抗司马懿或者司马氏兄弟。
淮南第一叛,是曹魏太尉王凌和其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
淮南第二叛,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毋秋俭。
淮南第三叛,征东将军诸葛诞。
不仅如此,当初,同司马懿一起评定辽东的副将,就是这个毋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