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的鼓掌,其实从看到,到落下,也就十来秒的时间而已,这个程序也是很复杂的。
在接近回收平台几米,火箭就要降低燃料供给了,反推的巅峰做工是在距离落点十几米的地方,这个时候火箭基本上可以说是悬浮的,就这么一瞬间,然后火箭反推降低,火箭再次落下,等到落定,火箭速度刚好在安全系数之内。
之所以在十几米高的时候降低油门,就是因为火箭反推的冲力,要知道火箭发动机油门给足了,说不定就会因为反推气流什么的影响平衡。
哪什么垂直降落的飞机对这个最有发言权了,垂直降落的飞机最大的短板,缺点,就是降落的时候强大的反推气流,鱼鹰还有什么35,出事情十有八九就是这个。
气流对任何飞行器既有好处,也是致命的。
火箭也是一样的,火箭在一定高度就要收油门,降低反推气流,当然也不代表十几米直接熄火,那样撞击地面,就完犊子了。
这个是系统自己控制的,因为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外行看只是干净利落的一下子落地,但是懂行的那些看客,脸色凝重,这代表什么,大家心里很清楚的。
全世界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马某人别看吹的厉害,技术来源其实是谁的。
马某人其实就是一个白手套,他搞那么多卫星打着民用的幌子,实际上是干什么的,很多人都清楚……。
他的技术来源也是这个地方的,他自己有啥技术?
不过发射基地控制室里面,大家专注的盯着货仓,货仓这边正在不断的变轨。
在太空中,很多时候不需要加速,就等着就是了,因为太空环境,货仓靠着自己惯性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就需要时间。
三颗两吨重的卫星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轨道。,这边采取的是先释放高度最高的……这样后续释放低轨道的就不消耗燃料了。
如果先释放低轨道,货仓需要携带更多的燃料,因为不管是推进,还是停止都需要消耗燃料,这玩意不是说我不推进了,他就停止。
直播还在继续,大家都在等。
火箭连同平台被一艘船给回收了,西飞的人就在船上对这火箭燃料进行抽取,然后拆除自毁装置。
因为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所以这一次很快就从各个地方判断各个系统的数据。
然后经过人工检查。
三个小时之后,发射基地宣布,五天之后再次进行返回试验。
“玛德,我差点就退房了。”
“还好我ren住了。”
“可怜可怜我吧,我不想再睡马路了。”
“可怜可怜我吧,我不想在渔船上了,太浪了……。”
“其实找个果园,给老板一些钱,搭个帐篷,老板管吃管喝的,还有果子吃……。”
“楼上的猪,早点不说。”
“就是……我附近就有果园。”
“帐篷呢?”
“帐篷脱销了,可以买雨布也是一样的,注意防虫。”
“我要上班啊,我想走啊。”
“老板算个吊,这种事情你以为还有几次啊?”
“就是,老板遍地都是,我把老板直接拉黑。”
“就是,就当旅游了。”
“呜呜,我就是老板,员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了,其他的都失联了……。”
“嘿嘿,咱们零零后,可不是以前的八零九零了,老板在我们眼里算个啥?”
“老板,上班是老板,下班算个屁。还加班,下班我爹都管不着我。”
“就是,以前八零后,九零后把老板供起来,高高在上习惯了,咱们零零后要有自己的气魄。”
“就是……。”
何贵看到网上的议论,也是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