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四日,凌晨。
由于尚未得知文州被攻陷的消息,长松县的守卒仍照往常一般,开启了城门,供百姓出入。
早就在等候这个机会的杨错,即刻传令进攻,已在城外潜伏好几个时辰的陇右军,呐喊着快速朝城门方向突袭过去。
长松县的守军原本就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是紧急征召的新兵,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厮杀。
忽然间,见到有无数的敌军杀出,城门的守卒尽皆不知所措地慌乱做一团。
带兵的什长连声吆喝之下,也全然没有效果。
待得几名稍有些经验的剑南军会过神来,试图关闭城门时,骑着叱拨赤的杨错已然冲到城门口。
轻而易举地击杀了几名妄图顽抗的敌兵后,杨错即立马横矛怒喝了一声,如惊雷般的狂吼声将数名剑南军新兵当场吓得瘫倒在地。
其余兵卒惊骇之下也立时失去了抵抗的念头,放弃城门返身便逃。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的异常简单,陇右军鱼贯而入杀进城中后,认识到大势已去的长松县令和县尉明智地选择了率众投降。
由于连夜行军、潜伏的缘故,陇右军已显得相当疲劳。
夺占长松县之后,杨错并没有着急率军继续南下,只是一面命兵卒抓紧时间休整,一面在城中张贴告示安抚民心。
中午时分,留守文州的郝玭,统领第二批士兵赶至长松县。
田神功突袭文州水军营时俘虏的剑南军士卒,在经过郝玭一番仔细的筛选,挑出其中对郭英乂归属感较弱的六百余人,打乱编制后,平均混编进了各曲各屯。
剩下的七百多人对郭英乂比较“死忠”一些,无论是将他们单独编成一曲,亦或是混编入各曲、屯,都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将一支随时可能“炸营”溃逃甚至是反戈一击的军队带在身边,简直是自寻死路。
这么多人,杀不能杀,用不能用,放就更是不能了。
在这样的三难境地之下,郝玭索性将他们一并押到了长松县,交于身为三军主帅的杨错来处理。
降卒、俘虏如此处置的问题,让杨错也颇有些犯难。
若是直接将他们斩杀,从眼前看虽然是简洁了当,非常省心;但从长远看,对陇右军平定剑南的大计将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以实力论,纵然是面对实力严重受损的剑南军,陇右军与之相比仍是处于下风。
杨错之所以定出乘虚速攻的计划,就是希望能够利用剑南军无暇北顾的绝佳时机,尽快占领剑南道的北部州郡。
再以这些州郡加上目前掌握在陇右军手里的州郡的人力、物力来对抗郭英乂剩下的州郡。
惟有如此,才能将敌我的实力对比形势逆转过来。
而要想实现这一战略计划,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民心。
有了百姓支持,兵源、粮草的难题就可迎刃而解。
何况他们都是大唐子民,这并不是简单的乱世平定叛乱,而是尽可能的以最小代价获取成功,毕竟真正的敌人是吐蕃、南诏、回纥等。
为了能尽快使民心归附,杨错采取了一些措施。
第一,奏请朝廷,拟出一份讨伐郭英乂的檄文,公告剑南道各州,为陇右军攻伐郭英乂赢得大义名分。
并缩小打击面,让剑南道的士族百姓清楚,陇右军只是要与郭英乂一族及其从逆为敌,并不会伤及其他士族百姓的利益。
第二,每下一城一县,即张榜安民。
但这些措施从眼前看来,都有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意味,必须要采用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令百姓相信、接受陇右军的统管。
不杀降卒,甚至让这些降卒有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应该就是一个极好的取信百姓的措施!
经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