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众卿议事(3 / 3)

少。

任何一个决策和出兵,都要慎之又慎。毕竟历史上,在朝廷国势下降的情况下,却胡乱动武导致威信扫地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东周的周桓王。

相比起山南西道和恒州,西川和东川的问题要简单得多。

只要拿下山南西道就可以打通前往东川和西川的道路,再趁势进攻,便可轻易的平定两川之乱。

反而,有一个麻烦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薛嵩投降的事情。

在史朝义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薛嵩也表现出了投降朝廷的意思。

本来朝廷起初是不想接受,而是将他们全部剿灭。但是经过这么漫长的大战,朝廷也感觉到叛军的势力太大,必须得想办法对叛军分化瓦解。

这最好的对象,当然是薛嵩,薛仁贵的孙子。

从实际上说,薛嵩仍然是相、卫、洺、邢四州的刺史。

但从名义上说,他是伪燕朝任命的将领,如果投降是不能再担任四州刺史。否则就会开了恶例,其危害就和当初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死后,张位继承节度使是一样的。

要是朝廷直接接手四州,必然会跟薛嵩闹僵。

薛嵩的实力强劲,他在四州的影响力极广。

如果完全翻脸,就算击灭了他,也将会对四州的安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甚至还会严重损及朝廷的名声。

同时可以预料,史朝义也不会放弃这四州之地。

他就算无法直接干预,也绝对不会让朝廷顺利得到。一旦叛军细作利用薛嵩的问题来兴风作浪,不敢想像四州会变成什么模样。

如果能让薛嵩自己主动放弃四州,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但这一办法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次日,期盼已久的恒州信报,经由河东道又转到朔方,通过飞鸽急传至长安。

信件是由第五琦亲笔所写,里面的内容很具震撼性。

在第五琦的筹谋下,杨旭武业已成功消灭张忠志,并顺利控制张忠志的五个州,部分地区也正在接掌之中。

附随这一封信报而来,还有一封杨旭武亲书的请罪疏。

请罪的缘由在于他未经代宗皇帝准许,就擅自夷灭了张忠志九族。

不过,这封请罪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形式罢了。

当日杨旭武潜回恒州时,包括代宗皇帝在内的知情人其实就已经预料到这一结果。

两家的仇恨,早已是不死不休。

广德元年九月十九日,代宗皇帝率朝中文武,于长安的英魂陵为以李国贞、薛景山和严武为首的数万阵亡将士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赶抵长安参与此次的祭祀,十四万人将英魂陵围得水泄不通。

连上天也为阵亡将士而黯然神伤,蒙蒙秋雨伴秋风,瑟瑟秋风卷秋雨。

九月二十三日,代宗皇帝颁下诏书,正式拜杨旭武检校礼部尚书、成德节度使、赵国公,并赐铁券,还赐姓名——李宝臣。

拜张宝忠为检校兵部尚书、义武节度使,易州、定州观察使。

拜康日知为检校左仆射、奉诚节度使,赵州刺史、深赵都团练观察使,赐实封食邑二百户。

这等于是把张忠志原有的地盘一分为三,在最大限度保存实力的同时,又让他们不构成对朝廷新的威胁。